
生活垃圾焚燒廠垃圾滲濾液處置技術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城市生活垃圾的產生量日益增加對于生活垃圾的處置采用焚燒的形式也越來越多同時垃圾焚燒廠與生活垃圾填埋場一樣也面臨著垃圾滲濾液的處置問題。垃圾滲濾液中含有大量金屬離子、氨氮等污染物及有毒有機污染物且濃度變化往往很大水質十分復雜而垃圾焚燒廠滲濾液與填埋場滲濾液特性有較大的區別在處置上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诖吮疚膶ι罾贌龔S垃圾滲濾液處置技術進行分析。
近年來人們生產生活所產生的垃圾大量增加隨著城市垃圾衛生填埋場的建設滲濾液處理站也在不斷建設與發展但存在著不少問題焚燒廠滲濾液同填埋場滲濾液特性又存在著很多不同所以在處置上就有一定的區別已形成的處理方法有待進一步完善新的處理工藝和方法也有待研究開發。尋找一套經濟合理且能適應我國垃圾滲濾液處理的工藝流程開發新型的污水處理技術推動我國垃圾填埋場的技術發展。
1生活垃圾焚燒廠滲濾液概述
1.1滲濾液的產生
中國的生活垃圾典型特點是水分多、有機物多、混合垃圾多。因此在對垃圾焚燒廠進行設計時通常將垃圾存儲容量設計為能處理6-8天的處理量;垃圾存儲一段時間后所產生的脫水、發酵等反應能提高垃圾的相對熱值,振動測量儀這時需進行焚燒處理。這種情況下不但能減少助燃劑的使用量還能減少運行成本提高焚燒廠的工作效率。但從實際情況來看生活垃圾處理期間易產生滲濾液發生原因和含水量、垃圾成分、垃圾存放時間相關其中垃圾中含有大量蔬果皮、廚余等是主要因素。并且因地域之間的差異垃圾含水量、成分存在巨大差距垃圾處理后滲濾液的產生量通常為垃圾總量的10.0%左右由于北方氣候干旱滲濾液含量較低而南方滲濾液含量高達16.0%。
1.2滲濾液特點
第一污染物種類繁多。中國的生活垃圾多具備混合特點再加上受生活習慣、季節、生活條件等因素影響導致生活垃圾成分更加復雜。
第二滲濾液變化大。滲濾液產生多具備季節性雨季滲濾液總量明顯多于旱季夏季滲濾液總量多于冬季;生活垃圾滲濾液內部的污染物成分、濃度伴隨著季節、地域的變化不斷變化。
第三金屬離子濃度較高。垃圾滲瀝液中含有較多的金屬成分如鐵鉛鋅鉀、鈉鈣等且含量都較高。在生物處理系統中如果金屬離子含量過高對微生物會有強烈抑制作用長時間運行會導致污泥中的無機物含量增加影響系統正常運行故須先調pH值使重金屬離子沉淀。
2生活垃圾焚燒廠垃圾滲濾液處置技術分析
2.1回噴法
此方法已經被許多西方國家所應用。由于這些國家中垃圾廚余物較少熱量值較高滲濾液產量少一般采用將滲濾液回噴焚燒爐進行高溫氧化處理。比如比利時某1000t/d的垃圾焚燒廠其最大滲濾液產量為4t/d平時基本沒有該廠建有300m3左右的滲濾液收集池平時將滲濾液集中在池內當垃圾熱值較高時用高壓泵將滲濾液加壓經自動過濾器、回噴系統噴入焚燒爐進行處理當垃圾熱值較低時停止;貒姺ㄟm合于滲濾液產量、垃圾熱值高的場合對于熱值較低的垃圾則不適合否則會造成焚燒爐爐膛溫度過低、甚至熄火的狀況。經計算對于熱值為5112kJ、含水率為48%的城市生活垃圾理論上滲濾液最大回噴量為垃圾焚燒量的3119%。但中國垃圾的含水率太高滲濾液產量大因此回噴法不適用于中國。
2.2生化處理技術
2.2.1UASB厭氧處理法
對于再生垃圾而言其滲濾液中含有大量的有機污染物且大多數是可生物降解的揮發性脂肪酸UASB厭氧處理技術對此種滲濾液有良好的處理效果據報道對于COD的去除率達到70%以上。該處理技術的COD負荷能夠達到10kg/m3・d且處理中不需耗能所以在較大程度上能節約反應裝置的占地面積和運行消耗。
2.2.2SBR好氧處理法
SBR處理技術是基于時間控制在獨立儲存池內完成進水、攪拌、充氧曝氣、沉淀、排水等操作的序批式反應技術具備較好的抗沖擊能力能夠依照滲濾液復雜、易變的特征靈活調節處理參數通常和厭氧處理技術結合應用可有效提高脫氮除磷的效率和質量。
2.2.3氨吹脫處理法
城市生活垃圾最為突出的特征就是高濃度氨氮通常每升滲濾液含有幾十乃至數千mg的氨氮。因高濃度氨氮對于生物處理有較大的抑制性同時會導致滲濾液內的ρ(C)/ρ(N)失衡很難實現生物技術脫氮進而造成處理后的滲濾液無法得到排放。所以對于氨氮含量較高的滲濾液通常是先進行氨吹脫再實施生物處理。
現階段氨吹脫處理方法主要有曝氣池、吹脫塔等方式在我國較為常用。其中曝氣池方式因氣液接觸面小整體吹脫效率不高不太適用于含氨氮高的滲濾液處理吹脫塔的氨氮去除率雖然較高但成本較高且對于脫氨產生的尾氣很難治理。比如:深圳某垃圾焚燒廠項目氨吹脫相關設施和技術建設投資占項目總投資近30%日常運行成本占到滲濾液總處理成本的近70%。原因就是在實際運行中氨吹脫需要將滲濾液pH值調到10-12在完成吹脫處理后為保證生化處理需要又要把pH調回到中性,德圖紅外熱像儀所以在實際應用中需加入較大量的酸堿來調節pH此外為增大氣液接觸面通常需配置較大功率風機持續提供必要風量這都使得處理成本增加。
2.3膜--生物反應器法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新技術成果已經被應用在垃圾滲濾液處理過程中并且獲得了良好的認可和發展。膜技術的應用最成功和目前應用趨勢最好的一類發展技術包括超濾、納濾和反滲透等。其中微濾(MF)孔徑范圍一般為011-75Lm超濾(UF)篩分孔徑為1nm-70Lm均不能截留滲濾液中所含鹽份只能用來將微生物菌體、沉淀物從污水中分離出來壓力量在0.10-0.17之間。近來微濾和超濾在與好氧生物工藝處理組合應用即所謂膜生化反應器(MBR)技術。MBR是生化反應器和膜分離相結合的高效廢水處理系統用膜分離(通常為超濾)替代了常規生化工藝的二沉池。與傳統活性污泥法相比MBR對有機物的去除率要高得多在膜生物反應器中由于分離效率提高生化反應器內微生物質量濃度可從常規法的3-5g/L提高到15-25g/L可以在比傳統活性污泥法更短的水力停留時間內達到更好的去除效果減小了生化反應器體積提高了生化反應效率出水無菌體和懸浮物因此在提高系統處理能力和提高出水水質方面表現出很大的優勢。
結束語
垃圾滲濾液是一種有毒有害的高濃度有機廢水控制不好將產生二次污染是衛生填埋場失去應有的價值和意義。要解決滲濾液污染問題除了對垃圾填埋場進行控制盡量減少滲濾液的產生外關鍵是要對滲濾液進行處理使其達標排放。近年來采用厭氧與好氧結合處理滲濾液的較多在選擇生物處理工藝時必須詳細測定滲濾液的成份分析其特點通過小試或中試來獲得組合處理工藝才能達到排放要求。
參考文獻:
[1]垃圾滲濾液處理工藝研究及應用現狀淺析[J].王凱武道吉,數字式超聲波探傷儀彭永臻王淑瑩.北京工業大學學報.2018(01)
[2]垃圾滲濾液的處理現狀及發展方向[J].陳雷賀磊吳立群楊嬌.環境工程.2016(S1)
[3]城市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工程技術探討[J].藍寧鋒.化學工程與裝備.2017(09)
-
垃圾焚燒電廠設備狀態監測管理系統
-
垃圾焚燒電廠設備點巡檢管理系統
-
垃圾焚燒電廠設備點檢儀
-
垃圾焚燒電廠測振儀